我的神,我的神,為甚麼離棄我?

「我的神,我的神,為甚麼離棄我?為甚麼遠離不救我?不聽我唉哼的言語?我的神啊,我白日呼求,你不應允,夜間呼求,並不住聲。」(詩22:1-2) 

我們每天都在講故事。每一天,我們都不斷聆聽,代入,創建故事去到認識神,別人及自己。每個故事都包含記憶,但記憶不僅是客觀機械式的數據存取,更是一份主觀投入的印象。記憶,本來就是一份不斷演變的故事。藉著記憶,我們找著我們的身份,不斷探索「我是誰」。

詩篇22篇裡的主人翁,正正就是在回憶裡講故事,在故事裡尋索上帝及自己。詩篇的標題寫著「大衛的詩」,但聖經學者查考大衛的生平,卻未能為這詩的痛苦處境,找到相應的人生片段。我地可以點樣去解讀呢篇詩篇呢?正如使徒彼得在使徒行傳2.30-21節話:「大衛既是先知…就預先看明,講論基督」。作為基督徒,就讓我地帶著一份信心的眼睛,回望呢篇詩篇,是如何指向基督,並改寫你我今日的故事。

數算主恩的屬靈操練,我們人人都曉得。許多時候,一份蒙恩的記憶,可以叫身陷困境的人,得著盼望。簡單來講,就是神以前曾經怎樣幫助他,神今日也會照樣幫助他。但當神的幫助遲遲未到,希望漸漸落空的時候,這份盼望就有機會變種,成為失望的源頭,甚至是自憐。

「但你是聖潔的,是用以色列的讚美為寶座的。我們的祖宗倚靠你;他們倚靠你,你便解救他們。他們哀求你,便蒙解救;他們倚靠你,就不羞愧。」(詩22:3-5)

驟眼看這三節,你或會以為詩人是在由衷數算主恩。但細心看上下文,就會察覺到詩人正在對比他當前的困境,及神對別人即時的關顧。這種自憐的感覺,亦受到其他人的肯定:

「但我是蟲,不是人,被眾人羞辱,被百姓藐視。凡看見我的都嗤笑我;他們撇嘴搖頭,說:他把自己交託耶和華,耶和華可以救他吧!耶和華既喜悅他,可以搭救他吧!」(詩22:6-8)

當別人都向他撇嘴搖頭,與他隔離時,詩人似乎沒什麼可做。但是,身陷險境的人可以尋根:

「但你是叫我出母腹的;我在母懷裏,你就使我有倚靠的心。我自出母胎就被交在你手裏;從我母親生我,你就是我的上帝。求你不要遠離我!因為急難臨近了,沒有人幫助我。」(詩22:9-11)

事實上,人在困境裡,尋問「我是誰」的動力會更大。我究竟是誰呢?那一份關係,正在主宰我的人生呢?那一種故事,正在主導我與上帝的關係呢?

面對世界當前重重的困局,邀請你同來藉這詩篇,重述主耶穌的受難故事。

分享給別人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Oldest
Newest Most Voted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