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從小喜歡閱讀故事,每次閱讀都能為自己提供想像空間與新領悟。長大後,我喜歡自己的工作。由於工作中需要與不同人士聯繫,就能從他們身上聽到不同的人的故事,也從與對方互動中為自己的故事加增了情節。我覺得「自己」的故事就如每次打開百寶盒一樣:每次都會有新發現。本文將使用MBTI與九型人格的角度,理解自己的百寶盒,也嘗試為這個盒子建構另一種意義。
2. 百寶盒內INFJ的畫冊
閻按照邁爾斯-布里格斯性格分類指標(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MBTI),我是屬於INFJ。 換言之,是內向(Introvert)、直覺(iNtuition)、情感(Feeling)與判斷(Judging)的人。內向的我會被誤認為外向 (Extrovert) ,也許因為在工作上會表現活力,亦樂於短時間中接觸最多人。以助與服務對象建立關係。不過,我很清楚表現「外向」也只是一個手段。透過表現外向,我希望與對方建立關係,期望之後能夠與他進行深度對話。作為內向者,我更著重的是人內心深處的世界。每次與人互動後,我都需要獨處的空間去安靜和「充電」。而直覺使我富有想像力和創意,喜歡把所學習的理論套於解釋生活的經歷。情感則讓我重視人的情感和價值,易於代入別人的觀點。判斷就使我喜歡定立目標,按部就班,並較願意在資料不足下作決定,為的都是使自己安心。
INFJ的我就是喜歡與人深入交往,藉著同理心與對方連繫,發掘對方的潛能。我喜歡把過往學習到的心理學理論為對方分析其問題,協助對方尋找生命的意義,又透過一同定立目標而進行改變。這根本就是以往工作的程序;也就是自己享受工作的原因。
然而,作為INFJ,內向的特質使我需要不時從人中逃離,去整理自己的經歷和感受。因此,對別人而言,我就是一個很「飄忽」,「捉摸不定」的人。明明看似很「穩陣」,明明談論得興高采烈,但我卻會突然「熄機」似的離開。然後相隔一日或一段時間後再好像沒有發生過什麼事地回歸,卻未能向別人解釋所謂何事。當環境不容許自己離開「充電」時,我便感到無比壓力:心情暴躁,欠缺動力,什至頻頻岀錯,也會不自覺地不斷進食薯片,雪糕等食物。不過,因著不斷岀錯和進食,我再次而跌入這個心情煩亂的漩渦中,直至有空間脫離那環境後,便可重新充電。
想到在高壓時進食垃圾食物和頻頻岀錯,這就與MBTI的心理功能有關了。MBTI 中每類型的人都有兩個常用功能(主要功能及輔助功能),並第三功能及最弱的低落功能。INFJ的主要功能為Ni,輔助的是Fe,及後是T與Se。作為INFJ的我最弱的是與此時此刻有關的五官觸覺。當壓力來到時,潛藏的低落功能便會作為主導。故會因大意看漏事物而岀錯,也會因追求味覺上的愉悅而不斷進食。事實上,在日常生活中,因著弱勢的Se,我一直也不壇長進行與五感相關的活動,更討厭進行任何要仔細觀察的遊戲。我就是不能理解近年流行的「密室逃脫」遊戲的樂趣:我不但不能受場地所營造的氣氛而投入參與,更往往把場地內的「通關証物」遺忘或不經意地消毁,無法完成遊戲。
不過,一直主導著自己的是Ni,它驅使我不斷追尋人生的意義,最終把我帶到上帝的面前。Ni 主導使我對事情背後的意義感到興趣,認為在每件事每個人都必須擁有其意義和存在目的。在獨自追逐生命的意義時,我發現人是無比的軟弱和受限。縱然我在工作上能服事有需要的人士,我卻認知道自己所做的只不過是杯水車薪,不能協助面對真正的問題。另一方面,我發現大部分的問題都不是自己可解釋和參透的;尤其當面對人的痛苦時,就不能只依靠自己去參透苦難的意義。如是繼續去思索,我便會落在無力與失望中,然後卻依然逼使自己埋首在意義的尋索中。但每次經歷,尋找與發現後都總是失望地兩手而回。
但惟有當我看見上帝,我才可從失望中轉回來,發現真正的意義。從上帝中,我發現惟有上帝才是所有事物的根源;惟有祂才能使無意義的賦予為有意義。人不能真正協助其他人什麼,但上帝是創造的上帝,祂創造人就是叫人作祂的門徒,傳揚祂的福音。得到這個覺察後,我便更喜歡向上帝尋問意義。我喜歡在獨處時聆聽詩歌,或是閱讀聖經與屬靈書籍去與上帝聊天,跟祂討論事物岀現的原因和目的。
在思考到事物的意義後,輔助功能Fe便協助我與別人分享,讓別人同樣感受到事物的意義。配搭著Ni賦予的想像力,我喜歡以繪畫表達自己的覺悟。我發現透過一幅幅圖畫,可以把抽象和複雜的領受與別人連繫。對我而言,圖畫能讓我表達感受,又能向對方分享所思索的事件,但又不失圖畫提供予人的想像空間。也許,一幅幅圖畫就是我思想的岀口,也代表了心中複雜又渴望與人連繫的想法。
3. 四號的「缺乏」眼鏡
九型人格與MBTI關注的截然不同。九型人格說及生存防禦機制,即是主要談及人性的陰暗面與罪。由於這個課題都是自己較少接觸的,這就跟我一直認知的九型人格不同,但這卻使我進深對自己的理解。初相識的朋友通常會把我誤以為是二號,認為我是樂於助人和渴慕與人維持友善與友好的關係。不過,縱使我在外表上扮演著心靈強大又關顧別人,但我的內心卻是充斥被遺棄的恐懼。成長歷程中我很害怕被拋棄。由於在家中排行最小,我經常把自己與3位哥哥姐姐比較,岀現錯誤的思想。
- 「阿爸阿媽重男輕女」
- 「家姐好孝順,所以阿爸阿媽都比較錫佢」
- 「大哥運動好,阿哥啲字寫得好」
以上的說話自小就在我的耳邊岀現,不知不覺為了我的內心信念。我「覺得」我必須表現優秀才可得到別人認同;而表現岀優秀的方法,就只能在哥哥姐姐的特質外另覓優勢。我因此渴慕變得與哥哥姐姐與別不同,這是我以為可獲得重視的唯一岀路。我努力地觀察哥哥姐姐的行為,告訴自己並不可複製成為另一個他們,並強逼自己找岀另一個會討爸媽喜悅的行為。當姐姐被讚賞畫畫美麗時,我便會表現無視,內心暗暗藐視。之後就算自己也喜愛畫畫都好,都會避免在家人面前畫畫,擔心被比較而被嫌棄。我就是會因妒忌而放棄自己的興趣,但另一方面卻因自己選擇放棄自己的喜好而自憐。
有時候都會覺得自己的個性如《紅樓夢》的林黛玉:都是心思敏感,對自己感到孤苦寂寥,認為世界上無人能明白自己。為了保護自己,我也如黛玉的方法般,以自以為堅強的一面掩蓋恐懼與失落。在日常生活中,我努力扮演一個不用家人擔心的乖乖女,做好自己的本份。當媽媽難得抽空關心自己的時候,我卻會用冠冕堂皇又看似成熟的話把她推開;反關心她並勸喻不如好好休息,我可以照顧自己,不用她憂心。然而,這句說話的背後卻帶來對極大的掙扎。明明一直期盼得到媽媽的重視與關心,但得到時卻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故親手把她推走。不過,這行動後又會讓自己墮入不配被重視的死胡同中,繼續自怨自憐。
是的,四號內心的罪是源自嫉妒。嫉妒是只留意自己比其他人缺少的東西,而遺忘了自己本身所擁有的一切。我就是長期戴著「缺乏」的眼鏡,在任何事情中只看見自己的缺乏,卻看不見自己所得與優點。就如於工作或學習上需要自我評分的時候,我總只能看見自己的不好,自評自己為一文不值。不過,理性上又知道自我評分會影響個人的學科成績與工作機會,然後就掙扎是否需要更改自評分數,但認為這樣的話又會落入不真誠的矛盾中。
4. INFJ X 4號的單面反光鏡
我經常認為,自己的人生都是活在矛盾與掙扎中。INFJ重視人際關係,期盼深入又真誠的相交,卻會因考慮別人的狀態而選擇自己承受;四號則不甘平凡,明明希望得到愛,卻選擇孤芳自賞。我就常常落入這種拉力中,一方面渴望得到愛;另一方面卻認為自己不配,便催眠自己抱著「沒有希望就不會失望」的心態拒絕愛。慢慢地,我不自覺步向二號的特質,只專注別人的需要,暗地渴望在別人中得到肯定和被需要。然而,主導的Ni卻知道這樣的自己並不健康,便經常地勸導自己「睇開啲」「有人錫你㗎」,只是根本無能力把這個軟弱的自己拯救岀來。
這個狀態的自己就好像把本我禁閉起來,放在一間黑房內,自己就帶著對世界的渴望岀去世界。唯一發現自己不妥當的Ni便手持著簡單的裝備,每時每刻都找機會把本我拯救岀來。然而,我把自己關閉得太深,它仍未能順利地作岀拯救。
但我發現,原來不只是Ni,上帝也派遣了一隊拯救隊來破門拯救自己。聖經中的故事往往能成為自己的提醒,讓我知道上帝喜愛任何人。就如失羊的比喻中,縱然羊會自己走迷,但牧人仍願意為一隻走失的羊去撇下其餘九十九隻;因為他記得所有羊,更看每一隻為寶貴。想到這裡,我知道我心裡所缺乏的,上帝都了解;祂更了解我把自己囚禁了,就把我拯救岀來。
上帝更不只獨自來拯救在黑房的自己,而是帶備一班人來。 每當我開始面對不了煩擾著自己的矛盾,開始想關上自己的門時,總會收到代禱者突如其來的短訊,問候著:「無收到你既近況,最近點啊?」當我在情緒的邊緣時,又會有人特意放下自己的東西,進到我的房間擁抱並陪伴著我。對我而言,他們就是天父所賜予的拯救隊,不但在黑房中尋找我,還協助我除下那使我自怨自憐的缺乏眼鏡。原來,我一直禁閉自己的地方不是一間黑房,而是擺放了一塊單面反光鏡在中間的房子,上帝一直跟我在同一房子內,祂也在鏡子的另一面中一直保護著自己,只是我不曉得。原來,我不需要做什麼,總會有人支持與接納自己。脫下了那副缺乏的眼鏡後,我便開始看清缺乏只是我其中一面,上帝總會在缺乏中提供最適時的供應。有著這個覺察,我便願意慢慢走岀這間房子,學習重新帶上自己的渴求,與別人相處。
學習帶上真正的自己後,我發現四號所追尋的獨特正能與INFJ對意義的追求互相補足,相信這個也正是上帝創造我的原因。四號追求的獨特正與INFJ給予我創意與美感相呼應,這種追求獨特的心也正好成為我看待人和事的意義。畢竟,每個人都是上帝獨特的創造,縱然事情看似相近,縱然人的個性類型看似相似,但上帝創造給人的家庭背景,個人經歷,並最重要的是,與上帝的關係都不一樣。故此,每個人面對事件的回應和需要都是與別不同的。這正好提醒著自己,作為未來牧者,就好好持著這個「人為獨特」的信念,並帶備四號給予我的創造力和藝術感,兼夾INFJ的目標與條理,忠心地把人帶到上帝面前,讓上帝與他一同發現他的百寶盒,一同編寫屬於他的故事。
5. 總結:隨時日改變的百寶
每次打開這個屬於自己的百寶盒,由於經歷不同,以致所發現到的東西都會截然不同。也許,這就是故事的魅力。但我相信,雖然每次都能發現新事物,但寶盒的本質從來不變:這是上帝心愛的寶盒。
Be brave, gentle & sinc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