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力抗爭彌賽亞

This entry is part 3 of 3 in the series 轉變中的符號及故事

世界已經腐化,時代已經改變,歷史已在改寫。


“他們牽到耶穌那裏,把自己的衣服搭在上面,扶著耶穌騎上。走的時候,眾人把衣服鋪在路上。”(路十九35–36)


“第二天,有許多上來過節的人聽見耶穌將到耶路撒冷,就拿著棕樹枝出去迎接他,喊著說:和散那!奉主名來的以色列王是應當稱頌的!” (約十二12-13)

古代近東政權,包括羅馬,都可算是一個龐然大物。作為大台,她們掌管歷史故事的編寫,人民的故事都由她所主編。既是這樣,十架酷刑的結局,理應足夠去到阻嚇人去到跟她們對抗。然而,以色列人並未因此而放棄復國的盼望。儘管他們經歷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但他們仍然再接再勵,屢敗屢戰。

他們其中一個動力的來源,就是一種彌賽亞快將降臨的期望。正如我在上一個 post 所說,以武力擊敗羅馬人,的確符合他們多年熱切復國的期待。這份期待既是他們的主觀敘事,亦是他們民族牢固的傳統。縱然有著十架釘死的恐怖影像在前,他們也不怕。因為彌賽亞或許已經俏俏然在他們中間!雖然上次那個不是,但或者下個就是了。雖然上次失敗了,但下次或許就會成功。這種天啟式的 (apocalyptic) 期待,在那些受盡壓迫之人裡,是十分受歡迎的。世界已經腐化,時代將會改變,歷史將會改寫。

耶穌時代的以色列群眾,就是在這個傳統下迎見主騎驢進入耶路撒冷。我們應該都記得群眾拿著(棕)樹枝,將衣服鋪在地上,夾道歡迎耶穌進城的片段。但我們不可不知的,是還有兩個故事片段,正同時在這班激動的群眾腦海中播放:耶戶與馬加比兩個改朝換代的故事。就如昔日耶戶推翻亞哈耶洗別,改朝換代!就如馬加比擊退安提阿古四世,重奪耶路撒冷一樣。

“他們各人就急忙把自己的衣服鋪在台階的上層,在耶戶的下面;他們吹角,說:「耶戶作王了!」”(王下九13)


“一百七十一年二月二十三日,猶太人興高彩烈地,拿著棕櫚枝,彈著琴瑟,敲著鐃鈸,拉著提琴,唱著詩歌,進入堡壘,因為大仇敵已從以色列肅清。” (次經馬加比一書十三51)


成千上萬的以色列群眾,就是在這種敘事傳統的影響下理解耶穌進城的意義。以笛卡兒 (Descartes) 為首的理性主義可能會說:「這樣理解一件事,不是會變得很主觀嗎!?以色列人不是應該客觀一點,抽離地判斷舊約經文的原意,以及耶穌進城的原因嗎?」

敘事神學告訴我們,人對事情以至上帝的理解,都包含一種既主觀又客觀的循環範式。然而,起步點不是一個「我思故我在」的獨立抽離個體,而是一個「活在敘事裡的存在體」(Being-in-Narrative)。以色列人是這樣,我們也是一樣。這種以另一個故事交疊著自己故事的現象,正是敘事神學裡其中一個核心概念。那麼,面對一些極具爭議性的話題時,我們或許每一天都要自問:「作為基督徒,究竟我們正以那一個故事A,去到主導我當前的故事B?這個故事A,又是否與主的故事吻合呢?」故事磨合,一生之久。

或者,大部份以色列群眾都被復國的故事佔據著,耶穌十架的故事,擠不進。

世界已經腐化,時代已經改變,歷史已在改寫。
(圖片來自網絡)

Series Navigation<< 耶穌的十架,吃力不討好
分享給別人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Oldest
Newest Most Voted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