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保羅.利科(Paul Ricoeur)是一位法國哲學家,在二次大戰期間成為戰俘的經歷是他擴展學術視野的重要契機。他「集百家之大成」結合詮釋學、現象學、文學、哲學、符號學等多門學問的菁華,再進行化解與提煉。利科亦發表過不少有關聖經詮釋的文章,其詮釋理論對於聖經詮釋有莫大的貢獻。[1]

「基督的教導中三分之一是用比喻的形式講述」。[2]  在福音書中耶穌大多是用比喻來教導門徒和回應反對者的質疑,以比喻引導聽者從新角度看事物,為之判斷與動情,最後在故事的矛盾中發現天國價值觀的超脫與顛覆。[3]  雖然比喻是聖經中最常見的體裁,但因着時代處境不同與「符號」的隱晦,常令人感到艱澀難明。筆者認為利科在「敘事」與「比喻」上有重大的貢獻,其「三重模仿敘事框架」能有效幫助讀者理解比喻。

基於文章篇幅所限,本文主要集中討論利科的「歷史與虛構」、「三重模仿」、「距離化」與「比喻」對聖經詮釋上的貢獻;然後以馬太福音二十章「葡萄園做工的比喻」作例子,運用利科的「三重模仿敘事框架」進行分析,試圖描繪彼得被比喻形塑生命的過程。

2. 利科思想對聖經詮釋的貢獻 

2.1 確立聖經的權威性

聖經文本中充滿着「歷史」與「虛構/小說」(fiction)的元素,而「歷史」與「詩歌」的地位早在亞里士多德時代已有討論。亞里士多德認為「歷史」是描述已發生的事,而「詩歌」是描述可能發生的事情(未發生,因此可視為是虛構的);詩歌探討的是本質的而普遍的,因此詩歌比歷史更重要、更具哲學意味。[4]

            但自從啟蒙運動開始,理性主義不斷發展,直到十八世紀的「歷史鑑別學」主張以歷史實証主義的方法研究聖經,將聖經視為一個客體分析其歷史真實性,背後假設了「符合歷史史實才是真確」,將聖經的權威性建基於歷史史實上。[5] 再者,歷史鑑別會消除了敘事的特色,認為敘事情節包含了作者的意識形態,視之為「雜質」而剔除,敘事因而成為一堆零碎片段。[6] 而結構主義只注意整體的情節結構(如:起承轉合),而忽略了獨特的人物、地點和時代的特色,視敘事只是多個事件的順時編排。[7] 有些新約學者試圖重構「歷史上的耶穌」,他們嘗試以自然現象解釋聖經中難以「證實」的神蹟,大大削弱聖經的超然性和權威性,約化成為一本歷史典籍。[8] 因此在實證主義下,「虛構/小說」的價值不如歷史史實。

如此看來,「歷史」與「虛構/小說」似乎不斷「競逐」最有價值的文體,究竟讀者應視聖經文本為「歷史」還是「虛構/小說」呢?利科則巧妙的化解兩者的張力。利科認為「歷史」是指向真實發生過的事件,在敘述已發生的事件時也要借助想像力;「虛構」故事也必須借助一些真實的事件、符號才能被人理解,在語法上模仿了歷史,在英語中會使用過去時態,對讀者而言就如一個過去的事實,有「準過去」的意義。因此「虛構」是準歷史,能展望未來的可能性。[9] 聖經以敘事體裁來承載神學思想,正正是「歷史」和「虛構」相互交織,既有歷史的真實性,又能開啟未來的可能性,為信徒提供盼望與指導,甚至是創造歷史的事件。[10] 因此聖經比單獨的歷史或虛構更有價值。[11]

由此可見,利科對「歷史」和「虛構」的理解將聖經從歷史實証主義拯救出來,確立了聖經中虛構與敘事的地位,避免在聖經以外尋找聖經的意義與權威。[12]

2.2 聖經詮釋的互動性──「三重模仿」

利科在《時間與敘事》第一冊第三章中提出「三重模仿論」。[13]

「模仿1」(Mimesis 1)所指的前塑形(pre-figuration)就是敘事前真實的世界,是讀者對世界的「先前理解」。行動之所以能被敘述是因為有「符號」和「時間性」。讀者將生活經驗以「符號」轉化成具有時間性的敘事,「符號」源自於真實世界的文化與傳統,因此通過符號作為中介,人就能將內在抽象的意義轉化成有規則、為他者所能理解的概念。[14]

「模仿2」(Mimesis 2)所指的塑形(configuration)就是敘事中的虛擬世界。利科提出了「情節佈局」與「秩序化」兩個概念。情節以三種方式作為中介:一、情節將個別事件整合到完整的故事中;二、將不協調的情境、人物、目的轉化成協調;三、賦予時間性,敘事並非單純順時序,而是記憶回溯後再對事件的安排,因而有開始和結局。[15]

「模仿3」(Mimesis 3)所指的再塑形(re-figuration)就是讀者經歷「模仿2」後回到真實世界。讀者認同則被形塑,將虛擬世界的塑形帶進真實世界,實際影響個人的行動;即使讀者不認同,也會變相加強他對前塑形的確信,利科不認為這是惡性的循環。[16]

由此可見,「三重模仿論」有效解釋文本如何影響讀者。筆者認為利科的敘事理論推動着信仰群體持續詮釋以回應新的處境,是《希伯來書》四12-13「上帝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最有力的確據。[17] 聖經詮釋不僅是知識論的問題,而是投入聖經的世界和信仰的冒險,是自我了解的探索,每一次聖經詮釋都有可能顛覆你過往的信念,因此聖經詮釋不是沉悶而是謹慎且刺激的探險。

2.3 聖經詮釋的切身性──「距離化」

詮釋的目的是什麼 ?起源於施萊馬赫的「浪漫主義詮釋學」認為詮釋的任務就是把自己置身於作者整個創作活動中,重新體驗和進入作者的歷史時代和處境,理解就是對作品的再生產。[18] 但這樣假設了詮釋是有終極答案──「作者原意」,那麼文本只需要讀一次正確的詮釋就足夠,且每次閱讀都應是完全一樣,沒有詮釋的螺旋發生。

而利科並不認為讀者能「成為」作者。[19] 利科沒有將讀者的前設視為阻礙要去除,反之肯定了前設的重要性。利科認為在兩個人的溝通或論述中,都不能保證對對方的語言、處境、世界觀有充分理解,與作者的距離是無法避免的,因此語言和文本是蘊含多重義意。為了要使溝通能夠進行,對話者必須在多個義意中選取一個,這過程就是「詮釋」。[20] 即使讀者能完全代入當時人物的文化、思想,那麼讀者就「成為了他」,人物在故事中失敗,讀者也一同失敗,在閱讀過後也不能有所突破與靈命塑造,文本也和讀者真實的處境無關。

其次,利科反對士萊馬克和狄爾泰認為詮釋者能進入作者的心理思想,當論述(discourse)成為了文字,文字的意義不完全再由作者限制,而是由後世讀者與文本互動時產生。若以為文本的意義完全等同作者原意就是將意義狹隘和約化的錯誤。詮釋的重點和價值並非尋求作者原意,而是要通過文本而達致視域融合(fusion of horizons)。[21]

利科認為詮釋的目的是:「理解就是在文本面前理解自己」,不是要把我們有限的理解強加於文本(以有限的我追求無限貼近作者原意),而是把自己揭露給文本並讓文本擴大自我。[22] 文本蘊含的意義遠超作者的意思和視域,因此也具備了一定的語意自主性。文本的意義不會完全窮盡,一直有待讀者投入與發掘。[23] 詮釋者並非機械式重複過去的片段或行動,而是活潑地挪用(appropriation),因此詮釋不能沒有應用,「沒有詮釋者的詮釋是匪夷所思的,沒有實踐的詮釋也不完整。[24]

由此可見,利科肯定了距離化。聖經詮釋就不需要無止境的追求放下前設、了解背後歷史來追求作者原意,反之在詮釋的過程中在文本前詮釋「自我」。建立文本意義的同時建立自我的意義,聖經詮釋從單向尋找固定意思變為互動,這樣才與讀者的生命和處境有切身性。理論上,讀經者每次閱讀與詮釋都會達至視域融合,回到生活上自然會挪用,這並非外在的規條,而是成為「自我」的一部份,真正能影響讀者的行動力,從心底裡認同而自發行動。

2.4 聖經詮釋與倫理

利科許多作品圍繞着一個倫理問題:人是什麼 ?對於這一問題,利科誠然站在康德這「巨人的肩膀」上再有所發展,因此有必要先了解康德的哲學。[25]

 康德哲學的終極關懷是:人能知道什麼?人應作什麼?人可以希望什麼 ?同樣是利科所關於的。康德提出的義務論是建基於理性上,人要用理智「戰勝」自然傾向,通過道德努力來完成意志的要求,才能得到正確、愉快的結果,但利科批判康德的義務論是與現實生活脫軌。[26] 筆者同樣認為人的情感和自然傾向與理性意志往往並不協調的,經常出現「立志行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羅七18)的局面。而另一哲學巨頭──黑格爾則認為哲學只能通過己發生的事追溯和揭未自我意識,歷史的進程是理性、必然的,因此並不能指示將來該如何、人該做什麼。[27]

利科深受兩者的啟發,認為人既不能透過思辯經驗(康德)又不能透過歷史經驗(黑格爾)來使希望與現實調和,就提出詩學的經驗。[28] 利科認為對於生命和信仰最有效和深刻的表述就要用上象徵、隱喻和敘事等多重意義的語言。對於人性、罪惡、盼望等超越實證觀測的概念,人類的經驗並不是文字表面可記述,因此必須運用象徵和比喻式來表述,才能激發人的想像帶來思想。[29]

利科認為隱喻並非單純理解為字詞的取代或修辭技巧,而是「可能性」的呈現和「意義的創造」。[30] 隱喻將兩個不相干的東兩放在一起,為要便原本的分類和認知變得混亂,使原本陌生的東西通過互動而變得熟悉,使讀者在張力中發現嶄新的相似,從而產生想象、意義和憧憬 。 [31] 利科認為人的存有和意義只有在蘊含時間性的「敘事」中才得以勾畫,是最合適的意義載體。人的存有、身分和意義本來就是由敘事所塑造,因此新的敘事詮釋同樣能塑造人生存意義和指向未來的可能性。[32]

由此可見,利科豐富了聖經中象徵、隱喻、比喻和敘事的理解,提升他們的「合法地位」,不單只是修辭技巧,而是人身分和靈命塑造必要的途徑。下文將以馬太福音二十章1-16節「葡萄園做工的比喻」作例子,運用利科的「三重模仿敘事框架」來重構彼得聆聽比喻時身分重塑過程。

3. 「三重模仿」敘事理論實踐 ───葡萄園做工的比喻 

葡萄園做工的比喻是由十九章16節一位青年財主而引發的。他問耶穌如何才能得永生,暗示了他相信「進天國」是可以做「善事」換取。[33] 「付出」就「獲得」引申出有一種「用工作賺取」、「多勞多得」的概念。耶穌最後用「去變賣所有」、「分給窮人」、「跟從我」三個命令語氣動詞來回應。[34] 這三個「捨去」的行動就是「作主門徒」的條件。[35]

3.1「模仿1」──彼得對「天國獎賞」的理解

            在太十九27,彼得立即套用耶穌的教導,認為自己為耶穌放棄了一切,按照「捨去」的公式應該比其他人得到更多的回報,便直接問耶穌:「我們會得到什麼?」。可見彼得的前塑是認為『天國獎賞明確的標準是「多勞多得」』,愈多付出和捨去就能得愈多的「工價和獎賞」,由此可合理推論彼得的自我認知是一耶穌「雇工」的身分。

3.2模仿2──葡萄園的比喻

3.2.1「開始」──工人對「得工價」的理解

耶穌在比喻中運用門徒熟悉的歷史文化「符號」,如「日結工人」、「園主」、「銀幣」等進行一個虛構的敘事,是「歷史」與「虛構」完美的結合。

「日結工人」vs 主人不尋常的招工行為

            在新約中,主人普遍會將葡萄園交給園戶打理,到收割的季節在短時間內需要大量臨時工,普遍都會在清早日出時開始收割。[36] 但比喻中主人在不同時段多次招工人是不合常理的,有學者推論可能當天是星期五,因為葡萄出產多,主人確實急需大量人手,要趕在安息日前收割好。[37] 但筆者認為比喻中並無任何證據暗示是安息日前,況且主人在臨日落時分(五點)再到市場,即使招到人手也只能做一個鐘。而主人五點去到市場也不是急切的招人手,而是在市場上與人閒談,得知有些人沒被僱用時才吩咐「你們也進葡萄園」,可見最後一批工人並非有急切的需要,主人的招工行為不合常理。

明確的「一日一銀幣」vs 含糊的「你們也進葡萄園去

            主人對首批工人是清楚講明工資規矩「一天一個銀幣」,這是乎合當時普遍的薪金。[38] 但在九點時卻變為「合理的工錢」。對正午和三點的工人「也是這麼做」(應該如九點的工人提出「合理的工錢」)。到五點時甚至沒有提起過工資,可見主人對工資的表達愈來愈含糊。更奇怪是那些「閒站的人」沒有談好工資,只聽主人一句:「你們也進葡萄園去」就跟從主人的話進去了,可見他們不是平常的「雇工」。

「嚴厲」的主人 vs「恩典」的主人

         主人對首批工人是「明碼實價」按規矩的對待。而九點、中午、三點和五點的則認為他們是閒站的人,原文「ἀργοί」有「沒被僱用」、「懶惰」和「無價值」的意思。[39] 中文譯本取了一個較溫和的意思,若參考《太》十八25惡僕比喻和《太》二十五24按才分配的比喻,主人的固有形象是「嚴厲」「苛刻」,因此筆者認為「懶惰」更能反映主人對他們的態度。[40] 當時的人都每天賺取足夠當天使用的錢,每天只能等人僱用,否則只能空手而回。[41] 主人好像不知民間疾苦,認為五點的人就是「懶惰」,但工人卻澄清他們只是「沒被僱用」(沒有機會)。奇怪的是主人在前半段的態度是按規矩、批判和離地,但在最後發工資時的卻不按「多勞多得」而按「恩典」公平對待。

3.2.2「中間」──「後來先取」和「一樣工錢」的安排帶來全新的理解

         最早的工人忍受炎熱也由清早堅持做到晚上,顯示他們一直滿意工資的。直到發放工資時,主人不尋常地吩咐僕人「後到先拿」的發放工資。當首批工人看到做一小時的也得能一銀錢時,按照常理會認為工作時數更長的理應有更多的報酬(多勞多得),對自己工資的期望也相應提高。[42] 當他們收到一銀錢時立即「紅了眼」,原文直譯為「眼睛邪惡」指嫉妒的意思。[43] 工人立即埋怨主人,認為他並沒有按世界「多勞多得」的原則給予當得的工資。

「一樣工錢」不代表主人「苛刻」對待首批工人,而是對最後的工人施「恩典」。當工人有「多勞多得」的想法時,主人就不可能有「憐憫 /恩典」;亦想不到有些人並非「懶惰」而是「沒機會」;世上不只有「雇工」的身分,更有一些不理回報、單純「跟從」的人。[44]

由「不協調」到「協調」

工人於「情」合理

            工人沒道理嗎?一、按照世上的「人情世故」,即使原本定下了明確的工資,但眼見他們勞苦工作,按「情」也應付多一點慰勞他們(如侍應有明確的工資,但當客戶滿意也會給小費);二、是主人「後來先拿」的舉動使工人的期望提高,最後卻拿一樣的工資,才令工人「紅了眼」。三、主人並不公平,主人若要按「當得」的規矩分工資,全部人都應該按工作時數來分工資;若主人按「恩典」來分,也應該一視同仁,多付一點給首批工人。主人對首批工人「當得」,對後來的工人「恩典」是極不公平、差別對待。主人最大的問題是對工資沒有一個客觀、一致的準則。因此從工人「情感」角度出發,他們是於「情」合理。

主人於「理」合理
         主人沒道理嗎?一、「我並沒有虧待你」表示主人並沒有壓搾他們,一天一銀錢在當時市場上是絕對合理的工資;二、工人開始時認同工資,他們在清早得知工資並且同意才會進葡萄園,否則就不會做到晚上。雙方有口頭上的承諾,主人按照承諾付「當得」的一銀幣工資並無不妥;三、工人的不滿源自於比較,因此即使主人發放每人兩個銀幣,首批工人仍然會不滿主人的做法;四、主人確實在做好事,有一部份人受惠得益。工人對「做好事」的標準定在自己身上 ,若施恩在自己身上就沒問題,若施恩於他人就等於虧待自己,是極不合理、自我中心的想法;五、主人完全有主權決定如何運用自己的金錢,即使主人派錢給沒工作的人也無權干涉,主人也有主權對不同人用不同標準,無需要滿足首批工人期望的標準;因此主人於「理」合理。

敘事中「先來後取」的情節將比喻中原本不協調的元素構建成協調。[45]

3.2.3「結尾」──工人的可能行動

         比喻以十九章30節的「在後的在前、在前的將要在後」作結,是一個開放式結尾,帶出「多勞多得」想法與「恩典」的矛盾和弔詭性。首批工人若仍然堅持「多勞多得」的想法,認為主人不公平,就不會再進萄葡園工作;工人若認同主人「恩典」的做法,就不再與人比較工資,繼續按主人的按排在萄葡園工作。

3.3  彼得的「模仿1葡萄園做工的比喻模仿2的敘事角力

「開始」時彼得認為天國獎賞明確的標準是「多勞多得」,而他就是首批跟從耶穌並為他丟棄一切的人,理應得到更多的天國獎賞;「中間」,彼得聽到葡萄園做工的比喻,對「天國獎賞」有顛覆性的理解。原來天國獎賞並非「多勞多得」,全是施恩主絕對的主權,身分除了「雇工」外還有順服主乎召、接受主恩典的「跟從者」;「結尾」,彼得可以決定繼續相信多勞多得的天國觀,繼續擁抱雇工的身分,或者選擇「回到」耶穌的跟從者的身分。

3.4模仿3」──身分更新「我不是雇工,我是門徒!」

耶穌用比喻喚醒彼得「門徒」的身分後,下文沒有提到彼得聽完比喻後即時的反應或改變。彼得雖然仍跟隨耶穌,但當有人認出他跟隨耶穌就立即三次否認「門徒」身分(路二十六69-74),這是否表示耶穌用比喻重塑彼得身分最終失敗了?

「門徒」的身分認同並不是透過一兩次敘事/比喻就能塑造,其終點也不只是「敘事認同」(narrative identity),而是要讓文本的敘事視野持續滲透到真實世界的經歷,其「倫理認同」(ethical identity)才能夠被塑造。[46]

筆者認為彼得隨着不斷的逼迫與認信,最終以「門徒」為他的身分與倫理認同。從彼得的書信就能側面推測他後期心態的轉變,在彼前一章4「好得到…在天上的基業」;[47] 彼前一章7 「信心既被考驗…得著稱讚、榮耀、尊貴。」;[48] 要作他們的榜樣…必得…榮耀的冠冕。 [49]  生命轉化並非變了另一個人,彼得仍是彼得,他仍然盼望「忍受痛苦必得賞賜」,但並非明確「多勞多得」的賞賜。在彼前二21,彼得甚至教導那些作奴僕的「你們蒙召就是為此,因為基督也為你們受過苦,給你們留下榜樣,為要使你們跟隨他的腳蹤。」[50] 彼得將地上作「真奴僕」的身分提升為要成為「真門徒」的身分,他們在工作中受苦是「跟隨主的腳蹤」。彼得最終被塑造成為一位忠心跟隨主的「真門徒」。

4. 總結 

         利科的「歷史與虛構」、「三重模仿」、「距離化」與「比喻」對聖經詮釋上的重大的貢獻,確立聖經的權威,使文本變得互動、切身,並能塑造讀者的自我。彼得的前塑形認為「天國獎賞明確的標準是『多勞多得』」,而耶穌用「葡萄園做工的比喻」進行塑形時間,彼得往後不斷經歷逼迫與認信,最後重塑了彼得「門徒」的身分。

(6990字)

參考書目

Bond, Helen K. The Historical Jesus: Historical Jesus: A Guide for the Perplexed. 1st ed. Guides for the Perplexed Ser. London: Bloomsbury Publishing Plc, 2012.

Ricoeur, Paul. Figuring the Sacred: Religion, Narrative, and Imagination. Edited by Mark I. Wallace. Translated by David Pellauer. Minneapolis: Fortress Press, 1995.

———. Interpretation Theory: Discourse and the Surplus of Meaning. Fort Worth: Texas Christian University Press, 1976.

———. The Rule of Metaphor: Multi-Disciplinary Studies of the Creation of Meaning in Language. 1st paperback ed. University of Toronto Romance Series 37.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08.

———. Time and Narrative. Translated by Kathleen McLaughlin and David Pellauer. Vol. Volume 3.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4.

克萊恩·斯諾德格拉斯著。潘秋松編。林秀娟譯。《主耶穌的比喻》。初版.。麥種聖經註釋。South Pasadena, CA:美國麥種傳道會,2013。

克萊格.季納著。劉良淑譯。《新約聖經背景註釋》。初版三刷.。台北:校園書房,2017。

利科著。崔偉鋒譯。《情節與歷史敘事: 時間與敘事. (卷一)》。第1版.。法國哲學研究叢書.學術譯叢。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

———著。約翰 湯馬斯、洪漢鼎譯。《詮釋學與人文科學: 關於語言、行為與解釋的論文集 (新譯本)》。當代世界學術名著。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1。

卡森著。周俞雲翔譯。《麥種聖經註釋:馬太福音》。美國麥種傳道會,2013。

孫寶玲。《聖經詮釋的意義和實踐》。初版.。聖經研究系列 (建道)。香港:建道基金會,2008。

張慕皚。《從耶穌基督的比喻看豐盛生命之旅》。初版.。聖經主題叢書。香港:明道社,2011。

張詔陽。〈利科的敘事理論對聖經研究的啟發〉。《基督教文化學刊》第38期(2017年)。

王利紅。〈浪漫主義詮釋學 :從方法論到存在論〉。《探索與爭鳴》第372期(2020年)。

范浩生著。楊慧譯。《保羅.利科哲學中的聖經敘事: 詮釋學與神學研究》。第1版.。詮釋學與當代世界書系。北京 : 中國人民大學,2011。

葉應霖。〈利科與聖經詮釋Lesson 4: Narrative Identity and Ethical Identity 課堂講義〉。香港:建道神學院, 2024年。

邁克爾·威爾金斯著。古志薇、陳秀媚譯。《馬太福音》。初版.。國際釋經應用系列 40。香港:漢語聖經協會,2016。

陳學毅。〈呂格爾模仿概念的形成與認同關係〉。《哲學與文化》第40冊,第7期(2013年7月1日),頁33–49。

黃漢輝。《與人同在的彌賽亞君王: 馬太福音析讀 (下)》。初版.。聖經通識叢書。香港:基道,2016。

黃鴻興。《馬太福音》。初版.。天道聖經註釋。香港:天道,2016。


[1] 孫寶玲, “聖經詮釋的意義和實踐 / 孫寶玲著.,” 聖經研究系列 (建道) (香港: 建道基金會, 2008), 314-317.

[2] 張慕皚:《從耶穌基督的比喻看豐盛生命之旅》,初版.,聖經主題叢書(香港:明道社,2011),章自序。

[3] 克萊恩·斯諾德格拉斯著,潘秋松編,林秀娟譯:《主耶穌的比喻》,初版.,麥種聖經註釋(South Pasadena, CA:美國麥種傳道會,2013),頁25。

[4] 范浩生著,楊慧譯:《保羅.利科哲學中的聖經敘事: 詮釋學與神學研究》,第1版.,詮釋學與當代世界書系(北京 : 中國人民大學,2011),頁115。

[5] 張詔陽:〈利科的敘事理論對聖經研究的啟發〉,《基督教文化學刊》第38期(2017年),頁120。

[6] 張詔陽:〈利科的敘事理論對聖經研究的啟發〉,頁121。

[7] 張詔陽, “利科的敘事理論對聖經研究的啟發,” 122-24.

利科在「時間與敘事」書中從詩學的角度來回應時間的問題,利科先從奧古斯丁的時間觀入手,引出:「時間是否存在」的主題。懷疑論者認為時間不存在,而奧古斯丁的「時間主觀化」指時間應分為「過去的現在」、「現在的現在」和「將來的現在」,對應人的記憶、注意和預期三個心理狀態。而利科卻認為此解釋會製造新的疑難。時間量度需要用詩學方法來解決。

[8] Helen K. Bond, The Historical Jesus: Historical Jesus: A Guide for the Perplexed., 1st ed., Guides for the Perplexed Ser (London: Bloomsbury Publishing Plc, 2012), 2-3.

[9] Paul Ricoeur, Time and Narrative, trans. Kathleen McLaughlin and David Pellauer, vol. Volume 3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4), 190.

[10] 孫寶玲:《聖經詮釋的意義和實踐》,頁337。

[11]  雖然利科並沒有將「歷史」與「虛構」相互交織的理論用於分析聖經經文,但作者張詔陽從利科對「敘事身份」這概念的闡釋中,認為利科視聖經為歷史與虛構敘事混合體。

張詔陽:〈利科的敘事理論對聖經研究的啟發〉,頁129。

[12] 張詔陽:〈利科的敘事理論對聖經研究的啟發〉,頁132。

[13] 利科著,崔偉鋒譯:《情節與歷史敘事: 時間與敘事. (卷一)》,第1版.,法國哲學研究叢書.學術譯叢(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頁72。

[14] 利科:《情節與歷史敘事》,頁80–87。

[15] 利科:《情節與歷史敘事》,頁90-93。

[16] 陳學毅:〈呂格爾模仿概念的形成與認同關係〉,《哲學與文化》第40冊,第7期(2013年7月1日),頁43。

[17] 孫寶玲:《聖經詮釋的意義和實踐》,頁346。

[18] 王利紅:〈浪漫主義詮釋學 :從方法論到存在論〉,《探索與爭鳴》第372期(2020年),頁72。

[19] 「浪漫主義詮釋學把重點放在天才(genius)的表現上,把自己比作這種天才,使它具有當代性」
利科著,約翰 湯馬斯、洪漢鼎譯:《詮釋學與人文科學: 關於語言、行為與解釋的論文集 (新譯本)》,當代世界學術名著(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1),頁108。

[20] 孫寶玲:《聖經詮釋的意義和實踐》,頁316。

[21] 利科:《詮釋學與人文科學》,頁150。

[22] 利科:《詮釋學與人文科學》,頁112。

[23] 利科:《詮釋學與人文科學》,頁108-109。

[24]引用至Domenico Jervolino,”Gadamer and Ricoeur on the Hermeneutics of Praxis,” in Paul Ricoeur, 63-79. 孫寶玲:《聖經詮釋的意義和實踐》,頁335。

[25] 范浩生:《保羅.利科哲學中的聖經敘事》,頁47。

[26] Paul Ricoeur, Figuring the Sacred: Religion, Narrative, and Imagination, ed. Mark I. Wallace, trans. David Pellauer (Minneapolis: Fortress Press, 1995), 209.

[27] 范浩生:《保羅.利科哲學中的聖經敘事》,頁47-51。

[28] 范浩生:《保羅.利科哲學中的聖經敘事》,頁54。

[29] 孫寶玲:《聖經詮釋的意義和實踐》,頁328-330。

[30] Paul Ricoeur, The Rule of Metaphor: Multi-Disciplinary Studies of the Creation of Meaning in Language, 1st paperback ed., University of Toronto Romance Series 37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08), 19.

隱喻將兩個不相關的事物,以相同的attribution 屬性賦予語義上的相關性。而敘事參過情節(相似)。敘事的結構,就是人類經驗時間的證據。符號(字詞)、隱喻(句子)、敘事(文本)都是類比。而按其複雜程度上升,兩個不相關的概念用「attribution 屬性」連在一起。
參:張詔陽:〈利科的敘事理論對聖經研究的啟發〉,頁123。

[31] Paul Ricoeur, Interpretation Theory: Discourse and the Surplus of Meaning (Fort Worth: Texas Christian University Press, 1976), 52.

[32] 孫寶玲, “聖經詮釋的意義和實踐 / 孫寶玲著.,” 331-32.

[33]  根據十九23「得永生」等同「進入天國」的意思;「行善得福」的觀念經常出現在猶太人中。

黃漢輝:《與人同在的彌賽亞君王: 馬太福音析讀 (下)》,初版.,聖經通識叢書(香港:基道,2016),頁53。

[34] 耶穌是用第一條件句,後面使用三個命令語氣動詞(imperative mood);三個行動能達到「完全人」的條件。「去變賣」是由「去」和「賣」兩個動詞結合,在新約中常用的語法,可視為一個行動。“ The first class condition indicates the assumption of truth for the sake of argument "Daniel B. Wallace, Greek Grammar beyond the Basics: An Exegetical Syntax of the New Testament(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1996), 690.

[35] 黃鴻興:《馬太福音》,初版.,天道聖經註釋(香港:天道,2016),頁430。

[36] 克萊格.季納著,劉良淑譯:《新約聖經背景註釋》,初版三刷.(台北:校園書房,2017),頁50。

[37] Derrett, Studies in the New Testament, 1:48一75 "
卡森著,周俞雲翔譯:《麥種聖經註釋:馬太福音》(美國麥種傳道會,2013),頁818。

[38] 克萊格.季納:《新約聖經背景註釋》,頁50。

[39] William Arndt et al., A Greek-English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 and Other Early Christian Literatur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0), 128.

[40] 太十八25「惡僕比喻」主人起初下令要將欠一萬的僕人的妻子兒女和一切賣掉償還,可見其「無人性」;太二十五24「按才分配的比喻」一千銀的僕人認識主人「你是個嚴厲的人:沒有種的地方也要收割」,可見主人是一個「苛刻」和「不講理」的人。

[41] 邁克爾·威爾金斯著,古志薇、陳秀媚譯:《馬太福音》,初版.,國際釋經應用系列 40(香港:漢語聖經協會,2016),頁784。

[42] 可見對薪金提升的期望是因「後到先拿」的舉動而來。
卡森:《麥種聖經註釋:馬太福音》,頁820。

[43] 卡森:《麥種聖經註釋:馬太福音》,頁821。

[44] 此比喻精妙之處在於,開始時以聽眾熟悉的場景引入,放下聽眾的界備心和前設,慢慢投入角色中(第一批工人),然後從着敘事者一同經歷主人一系列無理的行為。正當讀者為第一批工人抱不平之際,主人的解釋就打破了聽眾的前設。主人的行為雖然令人忿怒,不乎合「世界的標準」、「人之常情」,但細想主人又完全合法、合理,令聽眾「吹佢唔脹、奈佢唔何」,不得不認同主人的觀點。

[45] 但為什麼天國獎賞不能是「多勞多得」呢?在《申命記米大示》6.2 拉比的一個比喻中講述一個主人僱人修理花園,並不講明每棵樹對應的工資,因為若果講明工資,工人就會只做工資高的樹,工資低的就沒有人修理,因此神也不揭曉律例的獎賞。[45] 這說明了明確的獎賞制度只會產生比較,認為有一些工作更高價值,其動機是以自己的利益出發,並不能推動人忠心做好主人交託的。

在比喻中「懶惰」也是其中一個關鍵的字眼,筆者認為會有四種情況,「有明確標準」並不會帶來最優結果;相反「沒明確標準」使勤力和懶惰的人都追求更好。因此「天國獎賞沒有明確的準則」對信徒確實是有好處的。
 1)有明確標準而勤力的人:會容易比較,為自己的利益只做高獎賞,忽略低獎賞。即使有標準也會主觀地覺得自己比人付出多,最後也會不滿獎賞。

2)有明確標準而懶惰的人:因為人的墮性,最後只會追求「僅僅合格」、「僅僅得救」,這也不是忠心的表現。

3)沒明確標準而勤力的人:不知道自己的「成績」處於那一個位置,因而會繼續努力追求做得更好,以獲得更高的獎賞。
4沒明確標準而懶惰的人:因怕自己會落在「不合格」的位置,因此也會推動自己努力一些,以防不合格。

[46] 葉應霖:〈利科與聖經詮釋Lesson 4: Narrative Identity and Ethical Identity 課堂講義〉(香港:建道神學院,2024年),頁70。

[47] The Holy Bible. Revised Chinese Union Version, Shangti Edition, Traditional Script (Hong Kong: Hong Kong Bible Society, 2006, 2010), 1 Pe 1:4.

[48] The Holy Bible. Revised Chinese Union Version, Shangti Edition, Traditional Script (Hong Kong: Hong Kong Bible Society, 2006, 2010), 1 Pe 1:7.

[49] The Holy Bible. Revised Chinese Union Version, Shangti Edition, Traditional Script (Hong Kong: Hong Kong Bible Society, 2006, 2010), 1 Pe 5:3–4.

還有「謙卑服在上帝大能的手下,這樣,到了適當的時候,他必使你們升高」。彼前5:6.

[50] The Holy Bible. Revised Chinese Union Version, Shangti Edition, Traditional Script (Hong Kong: Hong Kong Bible Society, 2006, 2010), 1 Pe 2:21.

分享給別人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Oldest
Newest Most Voted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