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某同學

當我完成了有關保羅.利科的敘事理論的有關課程。使我回想我讀經的故事而且幫我整合有關經驗。 以往我讀經時,心態是想找答案。 我認信聖經是神的話,我可以找「最好」答案的來源。 就如拍拉圖對藝術品的看法: 有一個天上的一個「理想」答案。 當然,這一個較「理想」的答案出現了,我就要嘗試更理解神的心意。 但本於 「已經但尚未」(英語:already but not yet),所以即使聖經有一個完美的標準,現時的我是不能做到的,這合理化了我和聖經的距離。以下是一個例子,我是如何讀經及思考經文怎樣影響自己。

在約翰福音10:10,耶穌說,“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我的著眼點在於解釋豐盛。是如何靠耶穌得著這豐盛的生命呢? 沒有耶穌進來我生命之前,我生命的光景是否真的被毀壞呢?這經文也是我以往教會會堂放在門口的招牌上,作用就像以豐盛的生命叫途人想一想你的生命如何呢? 你想得到耶穌嗎? 而這經文對我就像指引燈一般:我想得到這豐盛的生命,就等於人生的完美標準一樣。但這年復年,我發現有耶穌的生命並沒有這麼豐盛,甚至有疲憊燒完(英語:burn out)的生命狀態,對於聖經指向的生命和自己的生命不一致的結果,我試著尋找答案。以下是我理性的整理:

我做得未足夠好,未信靠耶穌如祂的羊一樣,給耶穌進入自己的生命。因我見教會的長輩都說述恩典,但我的體會郤不是這樣。於是,產生了自責加無力感。

又或者豐盛的生命是在神裡的字眼,天父的豐盛和人世間的豐盛不一樣,其實並不是我想要得的豐盛。生命的情況是「已經但尚未」(英語:already but not yet),所以不滿足的感受是正常的,應該要以信心誇過感受。這些不解,我希望有牧者提供一個可以使我過到關的答案。

可惜的是,原來罐頭式的答案使我覺得聖經是遙遠的標準,和我的生命距離很遠,到最後我頭腦裡有一系列的念頭: 我沒法解決這個不協調 ,我的禱告好像天父也聽不到一樣。 這樣我是否應該放棄天國的投資呢?  同時,我失去了讀聖經的樂趣,因為這樣的知識對我沒有用,而且我感受不到恩典的存在。這時候,讀起大衛的詩篇中的呼求,祢是否不聽我祈求,但同時又明白黑暗不能遮蔽祢面。這樣的角力,使我不知道我在神面前的位置。而這樣的角力,在教會的環境中,我覺得自己成了異類: 我沒力事奉,我聽不進任何講道,更不斷心裡反駁著神的話語。我無力讀經靈修,即使我有思考能力去分析聖經經文,但我失去讀經的動力。而這樣的我,我由自責,愧疚,變成不甘心自己曾經投資時間及耐性在讀經之上而無所得,最後失望及需要面對這種失落。甚至我心裡已到了要做放棄的決定,我不想得到這種豐盛的生命。

我用自己的努力找不到方法找到生命的主,找不到這豐盛的生命,不明白經文對我生命的光照。 我只想享受日光之下努力所得的快樂,因為我拿得著,我可以預計風險跟成本。當我表露真實的本相和渴望時,我再重新遇見耶穌,耶穌救我並不是因我想得通,是因我本身就在黑暗裡,看不見光。在那次以後,我明白了約翰福音14:6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要不是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我感到由需要合理性答案的讀經方式,生命變成了是一個流動的狀態,可以被經文在神和聖靈帶領下模造著。

以上是我的讀經經歷,重新一幕一幕去回想,而且再次以文字鋪陳出來使我反思讀經旅程的悲轉喜。而這故事在讀利科「三重塑形」的敘事思考下有著重新整理的機會,而且更有系統去再思怎樣開闊了對聖經文本世界的眼界。

我只可以以讀者和嘗試理解作者的角度去讀聖經,我並沒有上帝全方位的角度。 雖然人可以努力的去以更多不同科學歷史的知識去詮釋寫作背景,去理解上帝在思考什麼,覺得這樣才可以完美找出標準,但這樣解釋不了在聖經有不和諧的地方,如果只單用理性或比較等等的方法詮釋,使我不能接受聖經有不合理性的地方。 我以往不明白重覆的寫著出埃及的歷史故事,這段歷史已經在聖經中寫得很清楚及透切了,用不著在一本聖經中,重覆的提著吧,對猶太人對耶穌的跟從者有何意義呢?  我不明白對於見不到復國的猶太人去細說被擄歸回有什麼用呢? 每當新約再次引用舊約時總是斷章取義式的,但現今的牧者又叫我們不要斷章取義,分別在哪兒呢?  同樣的思想方式, 回到我關注的豐盛生命課題,聖經中在不同地方都有描述。如舊約的豐盛生命是如亞伯拉罕的信心之父,約伯受試煉後得著祝福,或者又如哈拿般受委屈中禱告而得著神的回應,但我又不會有這樣經驗,那樣,我讀經的動機在那兒呢? 如果我繼續合理化我讀經,我是找不到出口的,我想找的是: 聖經和我的關係在什麼位置上。 但這個意識: 找位置使我更以框框去看聖經。

但當我以敘事思考方式讀聖經,聖經的敘事把人類的行動就和時間聯結起來,對讀者的我而言,我開始懂得欣賞自己對於聖經文本的不協調反應,因為聖經以文本的形式出現,讀者可以以欣賞詩的方式閱讀聖經的情節。所以被揭示給讀者的聖經文本世界是可以被體驗的,文本正邀請我進入和我不一樣郤有可能的世界,我就容許自己以當時生命的狀態進入文本。 所以我開始接受打開聖經文本可以有衝擊,但我有著被打碎的機會,同時也有著重新被重建起來的盼望。

當以敘事的方式再回看約翰福音10:10,耶穌這裡用了比喻,比喻跟隨主的人是羊,耶穌是牧人,但同時有盜賊,再從上下文的理解,這生命要耶穌捨去,我們才有這生命的。 而根據利科的思想,要進入比喻,不能只單看表面意思。 耶穌借比喻拆掉我們屬世價值觀, 使人看見上帝的國,最後可以使信徒重塑自己的身份, 以帶來極限經驗,而要理解這比喻需要借用更多利科塑型思想的素材才可以拓展詮釋的空間。 經文在醫治生來瞎眼的人 (約翰福音九章v1-34),並指出如果不承認自己失明的法利賽人反而有罪之後(約翰福音九40-41),耶穌便說了羊圈的比喻(約翰福音十1-18)。耶穌解釋完比喻後,一班猶太人起了分裂而且中間有人批評耶穌是被鬼附,但有些人覺得如他被鬼附就不能開盲人的眼(約翰福音十章v19-21)。

「三重塑形」的敘事思考再讀這段經文時,引起我好奇這段經文的前塑形和後塑形的世界,給我再想像究竟耶穌講羊圈比喻的「荒謬」。根據這比喻,當時的猶太人究竟會怎樣看耶穌或看待在安息人治病的祂呢 (前塑形)? 當他們聽完比喻後反應很激烈,耶穌的比喻何以引起討論,衝擊著猶太人的那些世界觀而引起分裂呢 (後形塑) ? 這引起我的好奇再去思想耶穌羊圈的比喻,何以一個提供豐盛的生命的好牧人並不受猶太人歡迎,反而至十章22-39,猶太人要用石頭打耶穌和要捉拿他呢?  我和這班猶太人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有著什麼的世界觀,以至我也不想要這豐盛的生命。 

這樣讀經的反思使我再次檢視自己的生命,而且再次做出我的選擇,並不斷掙扎著我個人世界觀和神觀中間的取捨。 但不同的是,我有著讀經的動機,聖經的詮釋有其敍事角度及文本世界,讀者再不是在詮釋聖經中的局外人


分享給別人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Oldest
Newest Most Voted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