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eireneL

(一)引言

本文旨在透過路十38-42有關耶穌到馬大家中的經文作例子,以展示保羅.利科 (Paul Ricoeur) 敘事詮釋學中部份思想對聖經詮釋的貢獻。本文的命題為利科的詮釋理論有助讀者突破既有教會教導並更深入和立體地閱讀聖經,並與讀者的「今天」和生命連結及互為更新。本文的進路大致為:首先審視教會一般對路十38-42經文裏馬大的看法,及後嘗試以三重塑形理論和其他利科敘事詮釋理論審視經文,以突顯學者在聖經詮釋上的貢獻和為讀者帶來的幫助。

(二)對馬大的傳統理解和看法

馬大在福音書中出現的情節都離不開她的妹子馬利亞,而且把她們作比較。其中在《路加福音》的經文裏耶穌分別對馬大和馬利亞的評價,在大部份讀者心目中可謂已把她們二人定形為前者總為許多事操心煩惱,忽略了神的國;後者選擇了無人能奪去的上好福分。Blomberg 形容馬大如當代典型女性般家務纏身,服侍耶穌,但這郤可能糟蹋對上主的愛,她只關注自己獨自工作;馬利亞則猶如男性門徒般在耶穌跟前聽道,選擇了不可少的一件事。直至《約翰福音》拉撒路復活後,馬大雖然曾宣認耶穌為基督、神之子,但她再次被描繪為服侍者(約十二2);而馬利亞則在見證拉撒路復活的人群中,之後又用珍貴的香膏膏耶穌。[1] 讀者普遍會視兩者有正反、好壞的分野,認為馬利亞的行徑可取,又會對也可能同樣被世俗事務纏身的自己覺得有虧缺,在追求成長的教會大氛圍下覺得自己需要更屬靈地專注上帝國的事。傳統上的分野使得馬大猶如反面教材。然而,我們不能否認不少信徒(包括筆者)對馬大的投入感的確比對馬利亞的多,但心裏郤因上述的傳統教導而對這份投入感有所顧忌、予以否定和希望脫去這份對馬大的認同,而投入對馬利亞的位置中。

(三)從利科詮釋理論看有關馬大的經文

筆者於本部份嘗試以利科的三重塑形及有關「極限經驗」去閱讀《路加福音》作者筆下的馬大。這幾節經文所交代的情節不多,起始是耶穌與門徒在差派七十個人去傳道和講論好撒馬利亞人比喻後,他們繼續前行進到伯大尼和被馬大接到自己家裏(十38);下一個事件是她的妹妹馬利亞坐著在主耶穌腳前聽道(39節);為這段敍事帶來轉向的事件是敍事者形容馬大伺候的事多,心裏忙亂,並向耶穌提出「怨言」和請求祂吩咐馬利亞來幫助自己,接著耶穌就對馬大說她為許多的事操心煩惱,並且馬利亞已選擇了那上好、無人能奪去的福分(40-42節)。筆者認為作者在這段敍事未必有提供一個確實的結尾,是開放性的 (open-ended)。聖經讀者固然可以從《約翰福音》有關拉撒路復活的經文(約十一1-44、十二1-2)中馬大與耶穌的對話進一步了解馬大生命故事的下一個事件,從而使讀者更了解她有沒有生命的轉向和提昇。然而作者(路加)又似乎刻意不交代結局,反而讓讀者去想想馬大應該如何抉擇,自己在今天又應如何取捨。

三重塑形理論和「極限經驗」

路十經文中,馬大與耶穌同場和經歷了祂的說話,筆者認為馬大在其中經歷了一次極限體驗 (limit experience)。在這段敍事裏,耶穌挑戰馬大在社會上的身分和既定責任,以及她愛主的既有表達方式,讓她可以選擇對生命有所提昇和更新的身分。

經文雖然沒有明明指出,但從敍事的情節(尤其馬大對耶穌有關請馬利亞幫忙的請求),我們不難理解她是個十分重視在家中服侍和款待賓客和朋友的人,這也可能是她的專長。筆者認為她重視的程度像在眼中就只有這件事,是重要和優先的,更是她愛和尊重主耶穌的具體表達。倘若她在履行這事上有閃失、招待不周,這便成為她的頭等大事,甚至有失她家和她自己在社會上的顏面。Desiderius Erasmus 形容馬大和馬利亞對主耶穌有同樣的熱切,只是以不同的生活方式 (styles of life) 表達。[2] 另一方面,馬大未必會認為這個觀念和表達方式有任何不妥之處——她所作的服侍 (διακονεῖν) 其實就像耶穌其他門徒(不論男女)所作的,也是主耶穌自己會做的事,正如祂曾經以食物餵飽五千人(路九11–17),又如耶穌坐在正爭論門徒席間說自己如同服侍人的 (ὁ διακονῶν) (路廿二26–27)。[3] 馬大的殷勤接待某程度上也是回應耶穌的吩咐(祂差派七十個人時提到接待門徒的村莊和家庭)(路十1-11),而這價值觀、表達和方式是馬大的既有觀念,並可視之為利科的三重塑型理論裏的前塑型M1

上述的前塑型雖然是正面和出於善意,但同時亦是馬大的限制和極限——這極限在於她只看見以她所認知和認為最好的方式表達她對主耶穌的愛。倘若把耶穌探望馬大和馬利亞的敍事與緊接在此之前耶穌的好撒馬利亞人比喻視作一個大段落或篇章時,便會留意到在好撒馬利亞人比喻中祭司和利未人因為潔淨的問題(接觸血和不潔後不能到會堂)這等神學的合規性和理由而沒有盡心盡意地對待鄰舍,實踐愛人如己,行出憐憫;馬大則因為要合符社會對接待的要求、禮教習俗而太過著意在事務上,使她心裏忙亂地忽略了對主耶穌的專注,或只著意在這個層面表達出她對別人以及主耶穌的愛。[4]

雖然這段經文的文體並不是耶穌講的比喻 (parables),毋容置疑,馬大與耶穌的對話是一場有關她的極限經驗的挑戰和轉化的可能機會,某程度上也可能揭示了有關上帝國的一些特質——能選擇清心專注、仰望和尊崇主耶穌是有上好福份的。經文沒有描繪馬大聽到耶穌說「你(馬大)為許多的事操心煩惱,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馬利亞已經選擇了那上好的福分……」後的反應。讀者不難想像她的心情是有點「晴天霹靂」,畢竟她是出於好意、忠心和盡力服侍,又剛剛才向耶穌作出對他和馬利亞的「投訴」,或多或少她相信最好的伺候和接待是她所能盡對主耶穌表達愛的體現。原來她盡心地招待家中賓客和朋友(雖然符合當代猶大社會的禮節和習俗)不一定把她帶到耶穌跟前,反而這些從之而來的事務讓她心裏忙亂、操心煩惱,使她不能更專注於她所伺候的主和祂的道,並從這方面經歷那上好的福份和上帝國。在那一刻,馬大面對的思想衝擊,是她自己的認知極限以外,不合社會所期許、「另類」和異常的事情,是她自己想不及的。這挑戰她以之為傲、以之為正確的存在價值——專注家務、服侍,甚至可以使她一直所確信實踐的價值觀(盡心地服侍)崩潰,原來這些都不及專注耶穌和祂的道,甚至可以放下手上的工作、事務、擔子、社會世俗的期許(因為這些都是「可少」的事)。她的思考肯定不會停止在路十42所描述的一刻,而是有所牽動——可能是放在心裏晝夜思想,又可能是有更激烈的情緒反應或對話的回應。她聽到耶穌形容這是不能被能奪去的,馬利亞已經選擇的福份。筆者認為對話中耶穌其實並不是責怪馬大,而且邀請她也作出選擇,認清甚麼是「可少」和「不可少」的,使她自己能少為各樣「可少」的事操心。

按「極限經驗」(limit-experience) 的概念而言,馬大此刻正在經歷「極限」(雖然這未至於像在拉撒路復活事件中經歷生死離別的震撼),耶穌的說話迫使她反思自身存在,並經驗身分轉化 (identity transformation) 。她可能有服侍的專長,服侍和接待亦可能是她作為家中較年長女性需要擔當的責任,屬她不會輕易改變的本質 (idem(同一));而她那可改變的ipse(自我)此刻正被挑戰和可能改寫——她原本以盡力服侍主、款待祂和手所作的工為至關重要並作為她愛主耶穌的表現,這也是她的身分認同和倫理認同。這次「極限經驗」郤向她展現出她仍然可以服侍主耶穌和賓客,履行她的idem。主耶穌溫柔地沒有指斥她不應該繼續服侍、工作,而是了解她因事務受困擾,並提醒她可以像馬利亞選擇專注耶穌自己和祂的道,因為這是有上好之福的事,同時馬大亦可以此作為她愛主耶穌的表現。這個改變也是她倫理身分的更新和塑造,使她在人生終局到達前有所進步和提昇。惟這不是主耶穌強迫她要作出的事情,而是馬大自己需要親自面對這挑戰背後帶來的衝突和不協調(在她既有的認知和idem,M),經過在對立中辯證歸一的過程,作出倫理身分順應改變的抉擇。路十經文沒有交代任何在這「極限經驗」後的情節,也沒有提及她如何面對這辯證歸一的過程和所作出有關倫理身分的抉擇,然而這不影響讀者從利科理論詮釋這故事,讀者也得接受這開放性是故事一部份。

(四)對聖經詮釋的貢獻及總結

從以上的例子所見,利科的三重塑形理論有助讀者分析聖經文本中人物的前塑形和他們因為他們的故事(或因他們面前的M2)而帶來的倫理身分塑造和生命的改變。另一方面,藉相同理論我們亦看見聖經讀者在閱讀文本之際,自己都是有著其前塑形去閱讀,聖經文本和裏面的故事就成了讀者的M2,這又可能為今天的讀者帶來的倫理身分塑造和生命的改變。在這詮釋手段下沒有一個時間點、敍事或生命裏發生的事件會被忽略,因為這每一點都是時序裏不可或缺、可以組成讀者一趟旅程整體的重要部份,甚至累積成為建構日後倫理身分塑造的一部份。這把聖經文本和敍事連結到今天讀者的生命。

利科的詮釋理論另一重要的地方,是他提醒「敘事認同」(narrative identity) 不是塑造身分認同的終點,而是「倫理認同」(ethical identity)。理論並不否定讀者可以突破既有教會教導並更深入和立體地閱讀聖經,事實上當讀者嘗試並把他「今天」和生命連結時,就有可能產生超越既有教會教導的敘事認同及倫理認同。讀者在讀畢故事後對故事本身或角色產生認同感,這也不是完結,因為讀者不一定已因此而身分塑造。這詮釋理論下的馬大,不只是教會傳統教導下那只顧事務,不屬靈的女性。讀者可以透過對文本的認同接納馬大這角色,這不應帶來馬利亞對與馬大錯的兩難。本文第一部份提及,不少努力工作的弟兄姊妹在教會對馬大、馬利亞的傳統教導上反而會特別投入和認同馬大,心諳身邊的馬利亞只靜靜坐著而不幫忙忙亂的自己,郤享受著專注耶穌的時光。若只停留在這認同感上是危險的,亦不會造就更進一步的倫理認同。惟有讀者不再忽略倫理認同這層面,才能把馬大這敍事既突破傳統教導或理解,又正向地連結到讀者的生命裏,帶來合神心意的生命更新和轉化。

(字數:3,802字)

參考文章/書目

Blomberg, Craig L. Jesus and the Gospels: An Introduction and Survey. Nashville, TN: B&H Academic, 2009.

Larson, Bruce , and Lloyd J.  Ogilvie. Luke. The Preacher’s Commentary Series. Vol. 26, Nashville, TN: Thomas Nelson Inc, 1983.

Kreitzer, Beth, ed., Luke: New Testament Volume 3. InterVarsity Press, 2015. http://ebookcentral.proquest.com/lib/ein-ebooks/detail.action?docID=2030860 (accessed June 2, 2024) 

Spencer, F. Scott. Luke. Grand Rapids: Willia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2019. http://ebookcentral.proquest.com/lib/ein-ebooks/detail.action?docID=6227043 (accessed June 2, 2024).


[1] Craig L. Blomberg, Jesus and the Gospels: An Introduction and Survey (Nashville, TN: B&H Academic, 2009), 338-9, 51.

[2] Luke : New Testament Volume 3, edited by Beth Kreitzer, InterVarsity Press, 2015. http://ebookcentral.proquest.com/lib/ein-ebooks/detail.action?docID=2030860 (accessed June 2, 2024).

[3] Spencer, F. Scott. Luke, Grand Rapids: Willia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2019. http://ebookcentral.proquest.com/lib/ein-ebooks/detail.action?docID=6227043. (accessed June 2, 2024).

[4] Bruce Larson and Lloyd J. Ogilvie, Luke, vol. 26, The Preacher’s Commentary Series, (Nashville, TN: Thomas Nelson Inc, 1983), 191.

分享給別人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Oldest
Newest Most Voted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