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你的性格是怎樣?」面對這條問題,我相信許多人,包括我自己,都不能用三言兩語說清楚。人的性格既複雜也有許多可能性,但上帝創造我們,使我們無論外形與個性都各有不同,為的是讓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獨特的方式與祂結連,並展現祂創造的奇妙偉大。為此,我們需要對自己的性格有正確的了解和認識,從而發現上帝安放在自己生命中的目的和意義。以下,我將透過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MBTI) 和九型人格 (Enneagram) 的性格理論去探塑自己的性格特質,同時藉此發現自己的陰暗面,更重要的是,上帝是如何透過我的性格對我說話,指引腳步,並從中反思自己屬靈旅程當中的不足和需要長進的地方。
2. 內向型性格是上帝給INFJ的禮物
以榮格 (Carl Jung) 的心理類型為基礎的 MBTI 理論,是由 Katharine Briggs 和 Isabel Briggs Myers 母女合作發展出來的16種人格類型的理論。它們可以作為有用的參考來理解人獨特的個性。1 這16型人格由以下四個主要導向所組成:
- 人和事物(外向或”E”),或想法和資訊(內向或”I”)。
- 事實和現實(感知或”S”),或可能性和潛力(直覺或”N”)。
- 邏輯和真理(思考或”T”),或價值和關係(感覺或”F”)。
- 計劃和結構(判斷或”J”),或率性和靈活(感知或”P”)。
而我所屬的類別是 INFJ,則代表內向(I),直覺(N),感覺(F)和判斷(J)的人格類型。 在未有系統地了解 MBTI 的理論和運用之前,我一直以為自己是一個外向 (E) 的人,我認為當我是一個喜歡與別人溝通接觸,健談且喜歡出席社交活動的人,就是外向型性格,原來並非如此。外向型性格是代表得力來源是透過與其他人事物的互動,在交流當中得到支持和推動力;而內向則是意味著一個重視私人空間的人,通過獨處或與一小群親密朋友共度時光、交換想法而充滿活力。
我發現自己享受參與社交場合,但原來這些場合都有共通之處,就是通常人數都不多,而且多是跟我比較熟絡和親密的人,我十分重視和他們一起的時間質素 (quality time),即使是短暫相會,只要彼此的交流是有養份,我也會感到無比滿足,相比起逗留在一大班人或缺乏內涵和意義的社交場合,我會來得更自在和舒服,難怪有時我發現參加大型團體聚會會消耗精力,因為作為 INFJ 的我尋求的是深度而不是廣泛的關係。
此外,我以往一直沒有留意自己需要「充電」的時候,並不是在走出去與人事物互動的「剎那」,而是「之後」,這個發現對我來說是十分關鍵,也再一次肯定自己內向型的人格 — 需要獨處、安靜、消化、沉澱。這種表現最明顯是參與教會聚會,我發現即使我有多喜歡與一班弟兄姊妹不論事奉或耍樂,總會有一個我覺得「夠了」的時候,然後我會漸漸從鬧哄的環境和場合中退下來,可能是安靜地讀一本書,或是純粹躲在家中放空一下,或者參加一些不需要與人交流的退修營。原來我就是那個「一班人」的時間夠了,便必須要「一個人」的人。
這種需要獨處、安靜的性情,也許就是
天父給我這種內向型的人的禮物,
讓我們也能嘗到主耶穌是如何透過
安靜獨處親近祂,與祂結連,…
當我嘗試有系統地透過敍事方式去探塑自己的生命和性情,並剖析自己這些外顯行為背後的核心層面,便會發現自己過往未曾正確地認識自己。以前我會懷疑自己這種需要「匿埋」的行為表現,現在了解原來是性格的特質之一,我反而感到釋懷。由於 INFJ 的人是由強大的價值觀驅動,並在他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尋求意義,包括人際關係和工作,具有這種性格的人通常被描述為深刻而複雜的人,他們可能沒有一個巨大的熟人圈子,但他們所建立的關係往往非常親密和持久,我發現這不單是與人建立的關係,也包括與上帝,而且這特質也讓 INFJ 的人有一種優勢,就是他們比較容易在穩密處與上帝相遇。
這讓我思想到主耶穌的性情,祂從來都是喜歡走進人群,與人同吃同喝、同哭同笑,而且總是被一大班人包圍住,但祂有時候也需要獨自退到山上、退到曠野,祂遠離人群並不代表祂不愛他們,為的卻是往隱密處向上帝禱告,傾心吐意,聆聽上帝的話;我相信主耶穌是一個熱情的人,同時也是一個需要安靜的人。而這種需要獨處、安靜的性情,也許就是天父給我這種內向型的人的禮物,讓我們也能嘗到主耶穌是如何透過安靜獨處親近祂,與祂結連,並在祂裡面找回安息,重新得力,然後再次走進人群。
3. 別人看不懂 INFJ 所看見的未來
INFJ 的人透過直覺生活在未來,他們沉浸在充滿可能性的世界中,並通過模式、印象和可能性處理資訊,而不是事實和細節,從而讓他們對未來可能會發生的事有所了解,並重視尋求當中的意義。所以無論在職場或事奉,我總是特別吸引那些看到我這方面的特質的人,將較繁複和富計劃性的任務托付給我,在多數的情況下,我都會以積極且盡心盡力的態度去完成任務,然而,當我發現這些工作對於大局和決策完全沒有價值,我便會感到煩躁,有時甚至提不起勁去完成,或者盡量拖延,內心會不情願的嘀咕著:「我不想做這個,因為它根本毫無意義!」
這正正是我在工作及教會事奉崗位上遇到的張力。INFJ 核心主導的心理功能是「內向的直覺」(Ni),2 就是通過印象、可能性和意義來處理資訊。3 記起有一次我參與教會兒童音樂事工,事工原意是想一箭雙雕,希望透過音樂吸引未信的孩子和家長認識基督。但基於教會資源和人手上的限制,我提議將規模縮小,並把資源先集中在有心學習的孩子身上,我相信,只要先讓這一小拙有潛質的孩子在教會建立歸屬感,在漣漪效應下,他們的父母,甚至乎更多人都會被吸引到教會認識福音。這再一次證明我這種「重質(深度)不重量(闊度)」的性格。可惜我的建議最後沒有被採納,當時的我感到失望和失去動力,而且疑惑他人為甚麼看不到這些事情的關聯和可行性。
所以作為 INFJ,我是一個擁有 NF 氣質的人,使命是發展和引導他人,任何缺乏這種追求對我來說都毫無意義。4 我知道自己喜歡執行有意義的任務,更希望這些任務可以對整個群體產生積極的影響。我渴望能在一個平穩、安靜、平和的工作場所,容許我在寧靜的環境中充分思考自己的想法。然而,當我了解到在實際環境,其實並不容許我這種不斷看到可能性和尋求意義的人有太多空間去發揮小宇宙,而更有可能的是,我正在和一些跟我的氣質不一樣,甚至是完全相反的人對話,5 或許我們都有過同一個願景和想法,但當我們並不是用同一種性格語言溝通,結果可以是南轅北轍。
當我們更多了解自己的性格,
更應懂得學習放下自己的身量,
嘗試在張力之中找到平衡點…
當我思想到職場和教會都是充滿人的地方,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正因為身處的環境需要與其他性格的人合作和磨合,便會發現實際操作上的確不可能那麼理想主義,做自己喜歡並認為是有意義的事。更多的時候,我們卻需要學習適時地壓抑自己最擅長的心理功能,以至能夠配合群體整體的發展和步伐。所以後來我明白,認識到不同性格的處事方式和思考模式,並非拿來測度別人,繼而要求別人改變而配合自己。反之,當我們更多了解自己的性格,更應懂得學習放下自己的身量,嘗試在張力之中找到平衡點,我覺得這也是一種方法學習謙卑,特別在屬靈操練和事奉方面,這才能讓自己在待人接物上不斷成長,成為一個更成熟的人。
4. 來者不拒、情感敏銳得極緻的人格:九型二號
九型人格理論的起源不明,但這個理論與靈性塑造似乎有密切的關係,6 它是由一個九點圖組成,每個點代表一種性格類型,九種人格分別屬於三個關鍵的「中心」(組別),包括腹中心 (憤怒組) 的八、九、一號;心中心 (情感組) 的二、三、四號,以及頭中心 (懼怕組) 的五、六、七號。
尋找自己的九型人格比起探塑 MBTI 來得困難。我過去曾試過坊間不少九型人格測試,嘗試找出所屬的人格類型,測出來的結果差別很大:二、四、七、九號都得出過,所以一直對於自己的九型人格非常模糊,甚至覺得這工具不太準確。後來在課堂中學習透過敍事方式了解自己屬於哪一類,結果跟坊間測試卻大為不同!
當導師透過敍事和情境描述各類型人格的反應和表達,讓我們探塑自己的類型,我發現最貼切形容自己就是二、四和八號。無獨有偶,原來這三個類型是有關聯:當二號的人遇到壓力,便會呈現八號不健康的狀況,而當二號感到安全時,便會呈現四號健康的狀態。加上身邊比較認識我的朋友,都認為我是屬於情感組,二和四號人格也屬於心中心(情感組)的部分,最後我透過認識每個人格類型的罪性,繼而鎖定了我是屬於二號人格。
我不容許別人窺探我脆弱的一面,
否則我會認為別人覺得我不可靠,覺得我
無法幫助他們,他們便不再重視我。
二號是幫助者人格,渴望被他人所愛和重視,他們樂於助人和關心別人,也渴望參與別人的生活,了解對方的需要。當別人向他們尋求幫助時,二號很少說「不」,並希望通過為他人服務來得到別人的肯定和感謝,從而證明自己的價值。二號有時會忽視自己的需求和慾望,因為他們覺得有義務優先考慮家人,朋友和同事的需求,所以,他們沒有正確設置界線或對他人的要來設限。
難怪每當別人問我:「你幾好嗎?」我必然先回答:「我當然很好。」我甚少透露自己的狀況有多不堪,即使自己內心充滿許多掙扎和憂慮,我不容許別人窺探我脆弱的一面,否則我會認為別人覺得我不可靠,覺得我無法幫助他們,他們便不再重視我。認識這方面的自己,也讓我察覺到為甚麼我不喜歡在團契或教會群體中深入地分享自己真實的需要,大部份的時候,我只是重重複複交代一些表面的狀況,例如「近排冇咩特別,係工作比較忙」、「最近幾好啊,係天氣轉涼有少少作病」,至於靈性上的狀態,內心的軟弱,能夠避開就好。
所以,作為二號,我認為自己是與別不同的,因為別人都無法知道我的需要,但我卻很容易敏銳別人的需要,我仍然能夠給予、付出和照顧別人,即使我已傷痕累累。雖然我不愛分享自己穩私的事,但我很愛聆聽別人的心事,甚至很快辨別出他們的「毛病」在哪裡,也認為他們尋求我的協助是明智之舉,因為我一定不會說「不」。特別在事奉,由於我所屬教會並非大教會,事奉崗位經常缺人,這時候正好需要更多像我這種二號的人出現,因為我們真的不會一下子便拒絕人,即使自己並非擅長擔當某些崗位,所以我曾參與不同類型的事奉:主日學、敬拜隊、詩班、插花、團契導師、社區服侍等等。
5. 幫助者二號是無私還是驕傲?
但當我發現自己這些二號的行為表現的動機,原來有機會出自驕傲的罪性,那一刻我的確不能接受。一個願意提供幫助、照顧別人需要的人怎麼會跟驕傲扯上關係?無私地奉獻時間和心機去事奉,怎麼可能會是自大的表現?於是,我開始追朔自己生命的足跡,嘗試尋找自己可曾有過這種隱藏的罪性。
甚麼是驕傲呢?一般人該不會拿自己最不擅長的地方自誇自滿,一個人之所以會驕傲,多數是覺得自己有一些個人之處,是比其他人優秀和突出,若沒有對自己的強項和長處有一定的認識,其實不會輕易產生驕傲 (當然也會有其他情況,例如是原生家庭的影響,或是性格上的缺陷)。也許二號的人天生就有一種超自然的敏銳,能輕易洞察別人的感受和需要,而且往往能夠「拯救」他人於水深火熱中,這使他們覺得自己高人一等,這種心態往往說明了二號的驕傲。
所以,當別人對我說「有你喺度件事好好多」、「好彩有你幫手」、「冇咗你點得啊」,我發現「被需要」的感覺對二號的我來說其實很好,也很重要。我不介意做得多,只怕你看不見我。我同時發現別人對我的肯定能讓我感到有推動力去付出更多,做得更好。相反,如果別人對我的付出視而不見,不心存感激或當作理所當然,我會有股莫名的委屈和憤怒。當我停在這裡,回想一下過去有多少時候,自己事奉的心態是否常常出現這種狀況,我開始問自己一個核心問題:究竟我真的在事奉上帝,還是只是透過所謂的事奉讓自我感覺良好?
這讓我想起馬大和馬利亞邀請主耶穌和門徒到家中作客一幕,7 馬大質問主耶穌為甚麼只有她一個在忙,而她妹妹沒有幫忙,彷彿沒有人在意她的付出。主耶穌卻認為她的妹妹馬利亞才是選了上好的福份。二號往往有隱藏的自尊問題,他們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夠換來別人的尊重和愛。我覺得當自己是一般健康的二號時,就會呈現馬大這種性格,在那種高度渴望被愛的慾望驅使之下,希望藉著服侍來換取別人的關注,甚至是換取上帝的關注!
然而,這段經文卻提醒我,上帝的關注並不需要我們透過一系列的勞動而換取,祂恨不得我們能像馬利亞一樣,歇去手上的工作,單單享受祂的同在;是我應該要更多關注祂的臨在,察覺祂的陪伴,而非想盡辦法靠自己努力,來賺取祂的注視和愛。
健康的二號能夠大方的付出,而不會刻意擦自己的存在感,他們既能真誠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也不吝嗇對他人的愛和關心。怎樣才讓自己成為一個健康的二號?我認為關鍵在於,對自己的認識有沒有正確地建立在與上帝的關係上。當我消化了二號的人格特質,自覺自己有時候之所以未能達到健康的狀態,源於對自己屬天的身份並沒有一種正確的認知。馬大和馬利亞的分別,彷彿馬大就是喻表僕人的身份,認為需要付出才有回報,才值得被重視;而馬利亞卻喻表圍在上帝身邊的兒女,在天父面前,可以毫不保留展現自己真實的情感和軟弱,卻不會遭到拒絕和嫌棄,這大概是渴望被愛被需要的二號的我需要認清的真相。回應自己事奉的心態,如能較對自己屬天的身份,認識天父的愛是無窮無盡,祂可以透過任何人事物去塑造和轉化自己的生命,包括我常常認為比自己弱勢的人,那就是驕傲的我學習謙卑的重要一步。
6. 張力與出路:當 INFJ 碰上二號
我覺得自己的 MBTI 和九型人格是相輔相承。作為一個二號的 INFJ,自覺擁有豐富的情感,以其慷慨和無私給每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隨時準備向他人伸出援手,這些都是優點,也是服侍的優勢。而擁有超然的屬靈洞見,如運用得宜,往往讓我在事奉的旅途上少走許多冤枉路。然而,當 INFJ 的輔助心理功能「外向地感性 (Fe)」碰上時常將焦點落在別人情感上的二號,會驅使我更加高度意識到他人的感受,也意味著有時對自己的情緒不太瞭解。出於這個原因,對於 INFJ 的我來說,在成長過程中我也會覺得自己必須犧牲一些東西才能獲得愛和關注,所以常常會壓抑了自己的需求,面對上帝也是如此,有時連禱告都未能向祂完完全全反映自己內心深處的渴求。
與此同時,二號對 INFJ 的 Fe 影響最大,擁有幫助者特質的情感二號,也許會讓 INFJ 的 Fe 更加突出,可能正因如此,別人 (包括我自己) 很容易誤認為我是外向者,甚至乎我有時都忽略了佔主導地位的 Ni。我有時是如此適應別人的感受,以至我能夠以適合他人的方式來調整自己的行為,總之就是不想拒絕別人,從而避免引起失望或傷害大家的感情,但同時給予自己很大的壓力去滿足他人的需要。當發現自己的付出被錯待和漠視的時候,便會邁向一個苛刻並充滿報服心的八號人格。
擁有罪性本身並不是一件絕望的事,真正的
絕望,是自己從未發現生命的盲點,或是
發現了,卻只停留於此,而沒有與神同行,
踏進心意更新而變化的旅程。
當 Fe 走到一個極端,會讓 INFJ 的二號只懂將注意力放到別人身上,而忽略自己的成長需要,尤其是上文提到與上帝的關係,亦即是靈命。我可能會指導別人的靈命如何,並設法幫助他們提昇和得到滿足,卻忘記自己也需要長進;我仍然有機會停留在僕人的意識,忘記自己也需要與天父建立良好的父女關係。另一種極端狀況是自以為與上帝關係夠密切,我有天父就夠了,毋需別人幫忙,或是覺得別人「未夠班」向我提供協助,特別是情感上和靈性上的支持。如是者,我便認為自己高高在上,按他人的愛好作決定,也會倚仗別人需要自己而嘗試操控別人,驕傲的罪性又再次呈現。
之前我不願意接受自己被認為是一個驕傲的人,是因為我認為自己是「跟其他人不同」,內心這句吶喊正正就是帶有驕傲的本質,並道出二號不想承認的軟弱。但上帝深知我們每一個人的軟弱,上帝抵擋驕傲的人,但祂並不抵擋那些驕傲卻願意接受被祂改變的人。所以,我認為自己擁有罪性本身並不是一件絕望的事,真正的絕望,是自己從未發現生命的盲點,或是發現了,卻只停留於此,而沒有與神同行,踏進心意更新而變化的旅程。
此外,當我學習了性格分析工具,使我在面對這些性格上的陰暗面和張力時,能夠找到出路。例如當我意識到我二號的情感敏銳過火了,這個時候可以嘗試以 INFJ 比較低落的功能如 T、Se 作出平衡,將情感帶回現實,學習專注自己此時此刻的感覺和經驗,理性分析事情的狀況,讓自己能夠設立適度的界限,勇敢說「不」。當注意力漸漸從別人身上轉移到自己身上時,二號便能處於一個沒有壓力,感覺安全的狀態,他們能夠真正無私地事奉,因為他們不需要再討好別人而換取甚麼,反而能夠自我滿足。在 INFJ 那種喜歡安靜、獨處的特質幫助之下,二號學會更多關注自己內心的需要,他們的內心最終能夠找一個安息之所,從壓力下呈現的八號人格表現逐漸移向感到安全下的四號人格表現。
7. 總結
由於我們的性格,使我們行事為人都有所傾向,這些偏好與我們如何看待和處理世界有密切有關係,特別涉及與上帝建立關係及屬靈操練時,這些傾向會讓我們常常選擇較容易或舒適的道路 (what is easy),而很少選擇正確和對我們有益的方向 (what is right)。在未曾有系統地了解自己的性格之前,我可能繼續容讓自己性格最倡狂的一面放肆下去,但現在,我不敢說自己完全拿捏得準確,至少是一個好開始。透過性格分析工具,一方面欣賞自己及別人性格的可取之處,另一方面也要學習接受並且擁抱自己及他人在性格上的不足,並從這些發現,扶持別人的同時,也為自己帶來更多自省的機會。
性格的「陰影面」也向我們表明為什麼作為基督徒,我們是如此需要彼此。上帝創造你和我,並不是為讓我們獨自生活或工作而設計的,正如保羅在哥林多教會中所說,我們都是基督的身體的互為肢體,8 由於身體有許多不同的部分,它們的功能各不相同,所以信徒在恩賜方面也有所不同。我們的性格讓我們展現出不同的個性和偏好,但當被能使萬事都互相效力的上帝加以陶造和使用,那就會變為能夠榮耀祂的材料,並推進祂在地上的國度。
“Maktub…in your language it would be something like ‘It is written.’” – Paulo Coel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