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雨辰

在筆者教會的教導底下「讀經」、「靈修」及「釋經」其實是三個不同的屬靈行動,三者有著不同的目的,「讀經」主要是建立恆常閱讀聖經的習慣,令信徒熟悉經文,希望可從經文中看見亮光;「靈修」主要針對某節經文作出生命的反思,又或者閱讀某些屬靈書籍,讓信仰及生命有所更新;「釋經」就是集中於某一段經文作出仔細分析,引導我們從中作出反思及應用,常用的方法為「OIA」及「分比問想」。但課堂以後筆者對三個屬靈行動有更多的反思。 

Ricoeur理論更新了「讀經」、「靈修」及「釋經」的意義,三個看似獨立的屬靈行動應視為同一個屬靈行動。Ricoeur理論其中一個重點就是「三重塑形」(Threefold Mimesis),Ricoeur強調人會以一個狀態或處境(Mimesis 1)進入到文本世界(Mimesis 2)當中,文本包括了聖經或其他屬靈書籍及資料,然後通過閱讀,人的狀態會與文本產生衝撞,或受文本刺激後,人將會產生出另一個新的狀態或領受(Mimesis 3)。當人不斷重複地閱讀時,自然就會形成一個螺旋式的循環,不斷進出文本世界,不斷反思。在這個理論下,每一次的「讀經」、「靈修」及「釋經」其實都是有同樣果效的屬靈行動,人會經歷這個螺旋式的過程,而非通過三個個別的屬靈行動,將習慣、反思及應用分成三個割裂的目的。三者是互為影響的,每一次的閱讀都是文本對人作出邀請,挑戰人的生命要作出改變,因此生命要有改變或反思,不再僅限於某一個的屬靈行動之中,而是通過每一次的閱讀都能夠產生出改變。

而筆者認為Ricoeur理論對「釋經」的部分的影響最大。一般常見的釋經方法為「OIA」及「分比問想」(當然坊間有更多的方法),一切的釋經技巧都是建基於觀察之上。按筆者的理解,所有查經方法的目的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通過仔細閱讀與反複觀察經文,發掘經文中的特點,思索經文所提供的線索與暗示,試圖明瞭並掌握經文所要表達的意思或寓意。這些查經的技巧更是萬變不離其中,主要可以從經文的背景、體裁、段落、文學風格以及某些特別用字的字義研究等角度理解經文;其次是觀察及對比經文中重複出現的字眼或觀念,甚至可以按其他聖經書卷之間(不論正面或負面)的關聯,參考不同的譯本作出分析。當所有分析都完成之後,若信徒仍有不明白的地方,他們可以通過數本的釋經書,找出、參考並對比不同釋經書的解釋,務求找出一個「標準答案」,作為信徒最終的解釋。當所有解釋都完成以後,最後才會回到一些生命反思的問題,例如「經文與我有何關係?」等,或者以命題式的方法,直接從經文的主題作出反思,例如信心、悔改等。

然而「反思」的部分理應是最影響信徒生命,最值得花時間的部分,但諷刺的是傳統釋經方法往往令反思過於草率,信徒大部分的心神已經花在經文的觀察上,到最後的階段難免有「趕收工」心態,反思的部分著墨太少,令整個釋經本末倒置,未能讓信徒思考如何應用經文於生活當中;其次這種釋經方法其實是將信徒的生命從一開始已經抽離於文本,人的生命與聖經的故事並無關係,信徒只是以第三身角度剖析經文,增加頭腦上認知,過程並沒有空間讓生命透過文本作出轉變及回應。聖經變得與人的生命看似無關係,人與神之間的關係就顯得更加疏離。但筆者相信此現象並非信徒所希望得到的經驗,既然信徒相信神的道是活,傳統釋經方法反倒令聖經變得死氣沉沉。Ricoeur理論正正就是打破了這種狀態。

Ricoeur理論強調要將一切的句子化成一條時間線觀察,形成一個個的故事而非記錄,而讀者的處境同樣會直接影響他們於故事中看見甚麼。仔細思想,這種的方法其實是從根本改變閱讀聖經的習慣,不再只是深究及觀察文本背後的世界,而是先從讀者的處境然後進入其中,文本背後的世界是幫助讀者了解文本處境所發生的事,了解當中不同符號的意義,而不是將讀者的生命抽離,以第三者的角色觀察文本,而是確確實實要求讀者要帶著自己的生命進入文本的心態去閱讀,成為文本世界的一員,遊歷在其中。讀者的處境與文本的處境交織之時,就會形成一個「新讀者」,這種交織都會成為讀者於自身處境上作出回應的基礎。上述都是比較抽象的理論,實際上若要有一個簡單又容易的起點,或許是從閱讀之先就要問自己「經文如何跟我的生命說話?」,以此作為屬靈行動的開始。

無可否認時代正在經歷轉變,世界逐漸由一個極度理性的狀態,逐漸移向一個極度感性的狀態,一方面凡事講求客觀證據,另一方面講求個人的獨特性以及價值觀,一個彼此尊重各不相干的狀態,然而這種狀態都正在影響了人如何閱讀聖經。Ricoeur理論並沒有否認一切聖經中的客觀證據,甚至稱得上承認當中的重要性,但同時都承認人的主觀經歷,嘗試於兩極之中取其平衡。因此當進行釋經時,同樣既不能只著重客觀證據,亦要著重個人生命狀態,如何回應人的生命成為首要的考慮任務。或許筆者正正處於這種時代轉變的狹縫之中,初次接觸查經時,教會已經甚少出現只有教條沒有應用的狀態,如何在生命中應用亦是教會傳道牧者的重點關注之一,當然那種讀經的「抽離狀態」亦是難以避免。

Ricoeur理論並沒有否認一切聖經中的客觀證據,甚至稱得上承認當中的重要性,但同時都承認人的主觀經歷,嘗試於兩極之中取其平衡

當筆者接觸Ricoeur理論時都不禁反思現時存有的釋經盲點,既然神的道是活,又怎會只限於作者的原意、某一個神學主題、甚或經文當中的意義只限於釋經的一刻呢?從另一個角度思想,或許問題出現於「名字」之中,教會的釋經或查經故名思義就是「解釋聖經」或「查考聖經」,彷彿名字已經將這項屬靈活動定義為完全客觀理性,無需摻雜個人情感,或許更新名字都是教會其中一個出路。

人的經歷終究是各樣處境、時間線的交織,一切的交織都會為人建構出獨特的身份,「讀經」、「靈修」及「釋經」正是人與神發生衝撞,信徒要於自己與神之間不斷角力及辨證,帶著血淚重新組織自己獨特的時間線,編織出自己在地上的獨特身份。因此Ricoeur理論讓「讀經」、「靈修」及「釋經」不再是一個冷冰冰且割裂的過程,而是一個真正充滿溫度,被神所陶造的過程。

分享給別人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Oldest
Newest Most Voted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